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生產工藝分為原材料處理、混凝土攪拌、砌塊成型、砌塊養護等。
1.1原材料處理工藝
(1)粗集料必須過篩,用5mm和10mm方孔篩過篩,將<5mm的作為細集料與砂混合使用;將10mm以上的篩出,經破碎后再用。
(2)細集料也必須過篩,用5mm和lOmm方孔篩過篩,5mm以上lOmm以下的作為粗集料使用,>lOmm的粗卵石經破碎后再用。生產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宜用中砂,其細度模數Mx為3.0~2.3。
(3)控制砂石的含泥量和含粉量,除去金屬物和腐殖物等雜質。
(4)嚴格計量,對計量器具進行定期標定和校驗。
(5)濕粉煤灰必須進行過篩處理,否則會造成抗凍性指標下降。
(6)輕集料應預先加濕處理,以保證砌塊成型質量。
(7)水泥應首選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選用旋窯生產的水泥。32.5級水泥宜用于生產Mu7.5和Mul0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42.5級水泥用于生產Mul5.0以上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52.5級水泥用于生產MIJ20.O以上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
1.2混凝土攪拌工藝
攪拌工藝涉及拌和料的投料順序、拌和次數、拌和時間等。
1.2.1一次投料和二次投料攪拌工藝比較
一次投料攪拌工藝:提升斗投料的順序為粗集料一水泥一細集料;翻斗投料的順序為細集料一水泥一粗集料。加入全部拌和水攪拌。外加劑應預先加入水中,配料應按重量計量,水泥、水、粉料等誤差應<2%,粗集料誤差<3%,干攪拌2min,濕拌2min。
二次投料攪拌工藝:細集料一水泥+部分水,拌成水泥漿,再加入粗集料和剩余的拌和水攪拌。全部物料拌和時間不少于2min。攪拌好的混凝土為干硬性混凝土,手握成團,濕而不散。
兩種攪拌工藝比較:二次投料攪拌工藝拌和的混凝土具有較好的和易性,3d強度可提高20%,7d強度可提高28%,28d強度可提高15%~20%,。若配制相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可節省15%~20%的水泥用量。
1.2.2輕集料混凝土攪拌工藝
輕集料混凝土攪拌工藝與其吸水率密切相關,應根據吸水率不同選擇不同的攪拌工藝。
(1)當輕集料吸水率<10%時,可采用二次投料攪拌工藝。其工藝流程為:粗集料+細集料→攪拌→集料混合物+水泥→攪拌→水、外加劑→混凝土拌和物。
(2)輕集料的吸水率>10%時,輕集料在攪拌前應預加水,使輕集料在成型前吸足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強度。其預濕攪拌工藝流程為:水→粗集料、細集料+水泥→攪拌→水、外加劑→混凝土拌和物。
1.2.3注意事項
首次攪拌應多加入20%~30%的水泥。因成型失敗而回收的新鮮拌和料,如重新成型,水泥初凝前完成的可重復使用,除此之外的回收拌和料必須作為廢料處理。
1.3砌塊成型工藝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成型工藝包括布料、振動、脫模三個環節。布料是在設備振動的狀態下,使混凝土拌和料充填模具至預定布料高度,并形成水平面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拌和料要克服與模具的粘附作用力,盡可能地把狹窄的模具空間填實。振壓是通過成型設備的強力振動和加壓,使模具內的拌和料緊密成型至具有預定高度的坯體。脫模是使坯體從模具中脫出,然后設備復位準備下一個成型周期的操作。
布料要根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的強度等級,選擇布料時間和振動頻率;振壓成型也是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的強度等級大小,選擇成型時間、振動頻率、壓力大小。脫模要平穩,防止突然撞擊和劇烈振動造成砌塊坯體內部裂紋,影響砌塊強度。
成型周期是由布料時間、振動時間和脫模時間這三個成型工藝參數構成。成型周期時間和各成型工藝參數,需要根據砌塊成型質量和生產效率權衡而定。即生產強度等級較高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需要較長的成型周期。
成型質量較好的砌塊坯體,其條面應為稍顯濕潤的密實表面,有時在上下部位出現水平漿帶,坐漿面有細小的拉漿,坯體外觀尺寸符合規范要求,無缺棱掉角、爛根與虧料現象。輕推砌塊坯體條面,有彈性手感,而無明顯的塑性變形。
1.4砌塊養護工藝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養護工藝包括坯體運輸和養護,目的是砌塊達到碼垛強度進行托板回收及達到工程應用所需要的強度。剛成型好的砌塊坯體基本上沒有強度,這就要求坯體的運輸裝置能平穩運作,避免振動,防止砌塊坯體內部產生裂紋。濕產品下線碼放時,不要直接碼放在濕的坯體上,托板與托板之間要有支撐。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養護分為高溫高壓蒸汽養護、低溫常壓蒸汽養護、自然養護、低溫蓄熱養護、太陽能光熱互補式養護等。
1.4.1高溫高壓蒸汽養護
此種養護適用于以石灰、石膏為膠結料的靜壓機成型工藝產品,養護在密封的金屬蒸壓釜內進行,其溫度達150~180℃,壓力達12~18kg,投資大,運行成本高,不適宜以水泥為膠結料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養護。
1.4.2低溫常壓蒸汽養護
坯體在密閉的養護窯內進行養護,養護窯的圍墻、門和屋頂都要做保溫和防水處理,窯內兩側安裝有蒸汽管道,并在養護窯的中部安裝一個溫度探頭。
蒸汽養護分為靜!郎亍銣亍禍厮膫工藝階段。靜停時間與水泥的初凝時間相當,夏季約為2h,冬季則適當延長,靜停時間的計算是以關上窯門算起。升溫速率不宜過快,通常為30%℃/h左右,恒溫時間為8~10h,恒溫溫度約為65~70℃,降溫速率不超過10℃/h。
1.4.3自然養護
砌塊坯體放在室外和室內養護的方式。放在室外養護時,當環境溫度低于20℃,就必須用塑料布覆蓋在砌塊坯體上,以便保溫保濕;在炎熱的夏季則需要用草簾覆蓋并灑水養護。自然養護的砌塊碼垛后,還要連續養護10~14d。
1.4.4低溫蓄熱養護
將砌塊坯體放在一個密閉的養護室內,不通入蒸汽和暖氣,僅僅依靠水化熱來提高環境溫度。其高溫度上限一般為35~40℃,濕度必須保證在90%以上,養護窯必須做保溫處理。
1.4.5太陽能光熱互補式養護
養護窯以陽光板建成,利用太陽能提高養護窯內的溫度,陽光板與塑料布一樣,可以保溫和保濕。在陽光、水化熱不足的情況下,可以利用熱源管道給養護窯內加熱,提高養護窯內的溫度,并注意將濕度控制在90%以上,可采用噴霧或灑水的方式增加濕度。優點是可以連續生產,節約能源,無環境污染。
養護好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達到碼垛強度后,應及時碼垛,垛高不宜超過1.6m,碼垛后必須灑水養護,即使是蒸汽養護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也必須進行灑水養護,因為蒸汽養護的砌塊強度僅僅達到設計強度的70%左右,至少需灑水1~2次。其他養護方式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需要灑水10~14d。根據要求,所有的養護方式(包括高溫高壓蒸汽養護工藝)生產出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均須在成品場地堆放28d方可出廠、上墻。
2承重節能保溫砌塊
2.1低溫干燥地區概況
包括青海省全境、西北大部、四川省西南部、甘肅省南部、新疆南部地區,日平均氣溫≤5℃達90~285d。它也屬我國北方寒冷地區,采暖周期長,是主要冬季采暖地區,同東北地區一樣是建筑節能重點地區。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這個地區設計部門研發了承重節能保溫砌塊。在此推薦這一產品。
2.2砌塊的生產
2.2.1原材料
(1)水泥:水泥是砌體材料強度的主要貢獻者,水泥質量是砌塊質量的保證,可使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硅酸鹽水泥等通用硅酸鹽水泥,理想選用早期強度較高的早強型水泥,水泥等級32.5、42.5均可,產品的各項指標應符合GBl75—2007《通用硅酸鹽水泥》標準的要求。
(2)砂子:砂子是生產砌塊的細集料,可以使用河砂、山砂或人工砂,理想選用細度模數為2.3~3.0的中砂,要嚴格控制砂子的含泥量,本實驗選用永登水阜的洗砂。
(3)石子:石子是砌塊生產需要的粗集料,可以使用卵石或破碎石,選用連續粒級5~10mm石子,并嚴格控制石子的含泥量、針片狀顆粒含量,石子的各項指標需符合GB/T14685—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本實驗選用永登水阜的卵石。
(4)外加劑:混凝土減水劑能使混凝土在保證工作性能的前提下,顯著減少拌和物的用水量,以提高混凝土的強度,改善其抗凍性、抗滲性、泌水性等。
2.2.2混凝土的配制
本項目計劃生產砌塊的抗壓強度為Mu7.5、Mul0兩個強度等級,砌塊的空心率控制在42%~50%。由于混凝土是振動擠壓成型,拌和物用水量少,拌和物是干硬性的,集料難以自由拌和,宜用強制式攪拌,具有攪拌作用強烈、耗時短、攪拌質量好、生產效率高等優點。為了提高混凝土的強度,采用二次投料攪拌工藝,也稱先拌水泥砂漿法,即待拌好水泥砂漿后,再投入石子的攪拌方法。通過改變投料程序,使水泥顆粒充分地分散包裹在砂子顆粒表面,避免產生小水泥團,是充分發揮水泥物性、提高強度的一種辦法。
2.2.3砌塊成型
砌塊的成型是砌塊生產的關鍵工序,砌塊質量的優劣、生產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成型機的性能。由于生產的砌塊主要用于承重墻體,所以應選用適于生產高強砌塊的模振成型機,要求振動加速度大、加壓值較高。本項目基于成本因素,選擇了吸收美國和德國成型機特點的國產砌塊成型設備,生產的砌塊各項技術指標、產品性能達到GB8239-1997《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要求。